服務熱線
0512-66728627
News Center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嚴重進而使得患上慢性病人群明顯增多,慢性病的危害不言而喻,如果不及時醫治,將對患病群眾的生命及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傷害。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是防治慢性病的有效途徑,社區及社區家庭開展慢性疾病的預防具有明顯優勢。社區與社區內的家庭將成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最好平臺,社區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并艱巨的任務,通過社區衛生服務可有效對慢性疾病進行防控,為慢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程、并具有針對性的醫療服務。
一、慢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群眾自我保健意識薄弱對慢病危害認識不到位,導致對慢病將會給人們未來健康帶來的危害認識不足,使得社區慢病防控工作難以開展實行。目前社區慢病防控工作所需經費完全靠國家政府等上級部門撥款,而每年國家對慢病防控工作的資金常用于針對幾種主要慢病與導致慢病危害因素的管理與干預,資金渠道的缺失也導致社區慢病防控工作難以開展。
2、人員配置不足,人員問題嚴重制約慢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基層從事慢病管理專業的人員少,慢病管理現狀多為一人多職,多數工作人員兼顧老年人管理、居民建檔、重病患者管理、慢病管理等。人員不足制約著慢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各級醫療機構在慢病管理上的雙向轉診制度不完善,未建立良好的運作機制,導致上下級醫療機構銜接、責任不明確,影響著慢病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對策
1、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設置慢病防治知識宣傳欄,介紹慢病危害性及防治措施。對社區內人員進行慢病防治知識普及,發放宣傳手冊,重點介紹慢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在社區內開設咨詢點,為患者解答慢病的防控、防治疑慮,定期舉辦慢病知識講座,提倡良好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2、建立完善的上下級醫院轉診制度,包含健全的上下級定點醫院轉診制度,建立專職機構,負責連接上級醫療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雙向轉診。同時規范管理,建立系統的轉診程序,做到可落地,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
3、做好技能培訓,首先應做好公衛人員慢病管理流程及工作思路建立的培訓,加強公衛人員及臨床人員慢病診斷、治療、 隨訪等基礎工作的技能培訓,由上級條件較好且經驗豐富的醫療機構對下級醫療機構人員進行培訓。
4、建立上下級醫療機構篩查機制,對35歲以上初診病人首診測血壓,測血糖的制定進行篩查,提高慢病篩查的真實性,根據門診、住院篩查的病例情況,將高危人群妥善完善信息資料登記,做好隨訪工作。